首頁 ﹥ 精彩魅麗 > 觸動人心People > 【第88期】優席夫看世界_跑進所有偏鄉遠村跟孩子們創作

【第88期】優席夫看世界_跑進所有偏鄉遠村跟孩子們創作
【美的感知力】
文章出處:魅麗雜誌88期 2015/01/01
跑進所有偏鄉遠村跟孩子們創作
美感度的養成,是我們給下一代最好的禮物,這將會為未來的環境與生活品質,種下強大的改變力量!
常常聽來台的西方友人說,台灣很有人情味,美食也相當有吸引力,但對於建築與環境的營造就不敢恭維了!
早期西班牙人來台灣時,就以Formosa (美麗之島)來讚嘆這裡的原始之美,但在人為與建築美感不足的介入下,這份美麗就逐漸的消失,實在可惜。
但只要有心,這些的不美麗可以被改變。
近年來政府開始在推廣美感教育,這是好事,也樂見它能帶來的改變,但美學涵養並非口號,而是用長時間對環境深度的欣賞,慢慢才能培養出對美的感知力進而延伸出創造力。
記得小時候在學校上美術課,老師不是拿一盆花叫我們照著畫,就是要我們跑到操場對著山寫生,畫完後,顏色或形狀與實物稍有誤差就被會被指責,漸漸就因為害怕表現,而喪失了學習的興趣。在這樣制式的美學教育下,我們怎能培養出有創造力的孩子?
表達情感不用逼真
二○一○年我剛自英國返台發展,當時很幸運受邀參與嚴長壽先生的公益平台基金會,遠赴台東偏鄉做藝術向下札根的營會,當時受邀的師資實在令人咋舌,有蔡國強、林懷民、朱宗慶等大師參與,看了這些名單我直接跟嚴先生反應,「與這些成就非凡的前輩共事,我實在不配!建議考慮其他人選。」
後來嚴先生跟我講了一段話,他說:「優席夫啊!我不是看你現在有什麼成就,而是看見你的潛力,再加上你是部落來的青年,由你來現身說法,用那些你在英國奮鬥的生命經歷,去鼓勵這些部落的孩子們,這是非常有價值的。」因此我戰戰兢兢地接下了這個不可能任務,硬著頭皮,唯恐誤人子弟!
我不是在一般體制下學習與養成美學知識,所以創作和引導學習的方式,完全自由不拘束,並且強調在玩樂中創作。
更多精彩內容盡在本期【魅麗雜誌 88期/1月號】
更多精彩文章,請上魅麗FB